1、涉案金额达到多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在何种涉案金额状况下可申请法律援助
与涉案金额无直接关联性。申请法律援助的首要条件拥有以下条件:
第一,如涉及国家赔偿请求事情;
第二,如寻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状况;
第三,若请求发放抚恤金、救助金等特定物资;
第四,若需要给付赡养费、抚养费等经济支助;
第五,对于支付劳动报酬的请求事情;
最后,支持因见义勇为行为所引发的有关民事权益倡导。当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告存在争议时,可向确定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请申诉,司法行政部门应当自接收到异议之日起,以5个工作日为期限进行审察。经过审慎考虑,假如司法行政部门审定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应以书面形式指令法律援助机构准时为该位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情,因经济困难没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倡导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情作出补充规定。
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情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2、涉案金额达到多少算诈骗
在涉及到诈骗罪的案件中,一般情况下,当涉案标的额超越人民币3000元时,即可被视为该当事人已实质推行了诈骗犯罪行为,是应当严肃追究其相应刑事责任的范畴之内。
依据国内有关法律法规与司法讲解的细致规定,诈骗公共或私人财产假如达到了人民币3000元至10,000元之间、或者人民币30,000元至100,000元之间、亦或是人民币500,000元以上的具体标准,则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作出明确规定,将它认定为“情节紧急”、“情节相当紧急”和“情节极其紧急”等不同等级,进而对其推行立案调查并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当地区经济社会进步情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一同研究确定当地区实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3、涉案金额达900余亿如何判
关于涉案金额高达900亿元的判刑问题,事实上,大家并不可以仅仅依据此数字就做出精准无误的判断。判刑所涉及的复杂性远远超越了这一简单的数据。事实上,它需要综合多项重点要点进行全方位评估,比如具体的犯罪种类、犯罪情节的紧急程度、犯罪者的主观恶性程度与是不是存在自首或立功行为等等。以经济犯罪为例,假如涉及到的是非法筹资活动,且涉案金额高达900亿元之巨,那样这样的情况无疑是数额特别巨大的范畴,一般会面临较为严厉的刑罚,或许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同时还将被处以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然而,若是在走私犯罪事例中,大家还需要考虑到走私的物品类型、数目与偷逃应交税额等很多原因。总而言之,大家需要依据每个具体的犯罪事实及其有关法律规定,才能得出最为精确的量刑结果。
申请法律援助需满足: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抚恤金、救助金、赡养费、抚养费、劳动报酬及见义勇为行为等请求。对不符合条件的公告有异议,可向司法行政部门申诉,5个工作日内审察。若符合条件,将书面指令提供法律援助。